光岳学堂第31期:高海云谈秦汉博士制度演变史论
5月11日晚,由校团委主办、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承办的第31期光岳学堂举行。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师高海云应邀作题为《秦汉博士制度演变史论》的报告。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学生共约200人聆听报告。
高海云老师主要从“博士官制度演变历程”、“重新审视独尊儒术”、“孔子之术与六艺之科”三个方面阐释了秦汉博士制度的演变。在博士官的源起方面,高老师引用《史记》、《五经异义》、《说苑·尊贤》等史料,推断出“博士”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具有了“职官”性质。在秦汉博士官设置的演变方面,高老师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先秦至汉武帝建元五年之前的“传记博士”阶段,汉武帝建元五年至宣帝黄龙元年的“六艺博士”阶段,至汉元帝开始的“师法博士”阶段。其中,在“六艺博士”阶段,高老师运用多种史料与同学们探讨了武帝置五经博士是否意味着或标志着“独尊儒术”、“六艺之科”与“孔子之术”的差异两个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汉武帝所立“五经博士”实质应为“六艺博士”,称武帝“尊六艺”则可,称其“独尊儒术”则不可。
"整场讲座,兼具学术性与趣味性.""高海云老师在立足史料的基础上,还穿插历史学家对秦汉博士官的讨论,引导同学们对秦汉博士官制度、博士官演变历程等问题产生新的思考,史学视角丰富,史学魅力尽展。""充分感受到秦汉博士官制度的独特研究价值,拓展了学术视野、丰富研究思路与方法。“同学们表示。
高海云,乐发lv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讲师、研究生导师,东夷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先秦秦汉史、中国古代思想史方向的研究,曾主持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创新计划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在《史学月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等发表论文数篇,参编《秦汉土地赋役制度史研究》、《战国秦汉行政、兵制与边防》等。
(审核 赵少峰)
聊大要闻
-
山东省化学储能与新型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筹)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我校召开2025-06-24
-
乐发lv教育硕士援疆支教团载誉凯旋2025-06-24
-
乐发lv尹蕾教授在山东省文化创新奖申报研讨会作典型发言2025-06-24
-
首届省高校专利信息检索分析大赛落幕 我校获奖人数居参赛高校首位2025-06-23
-
我校学子在第四届“智课杯”英文配音大赛中荣获佳绩2025-06-23
-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理论学习2025-06-23
-
乐发lv曲枫教授参加2025年北极大学联盟年会2025-06-23
-
乐发lv召开 2025 年本科招生工作会议 全力提升生源质量 2025-06-23
-
乐发lv与山东省气象局开启全面合作2025-06-21
-
乐发lv2025年“汉语桥”萨摩亚大学生来华团组开营2025-06-21